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7年01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A9:吴门
2017年01月20日

苏州女子系列之十 王汉伦 彪悍女主角的悲情人生

文/本报记者星华

﹃祖孙会状﹄的姑苏彭家︐曾经中国最典型的书香门第代表︒没想到︐到了民国︐竟然出了个异类︐当上了电影明星︒

而且不是一般的电影明星︒

她是中国第一部内容完整故事片的女主角︒她是中国默片时代擅演悲剧人物的女演员︐她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悲剧女明星︒她还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女制片人︒

王汉伦︐这位从苏州城走出去的民国女性︐一生传奇︱︱

【壹】

 

十全街葑门。

这里历来是人文荟萃的鼎盛之地。

这里曾经有一个华丽的府第,便是葑门第一家——彭家。这家人可是不得了,清朝绝无仅有的“祖孙会状”,就出自他们家,指的就是彭定求和孙子彭启丰。家中大厅里挂着一副大学士嵇璜写的对联“人间文福无双品,昭代科名第一家。”

彭家世代书香门第,不过,谁能料到,世代读书做官的彭家,百年以后却也出了一个奇女子,20年代著名女电影明星王汉伦就是彭家之后,她就是彭启丰的曾孙女。

王汉伦,本名叫做彭琴士,字剑青。虽然父亲给她取名的时候,希望她能有琴棋之长,又希望她能有雅士之风。但谁也没想到她竟然会走这样一条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很丢脸面的道路。

时移势易,彭状元府其实在晚清,已经衰落,到了彭剑青父亲彭名保一代,已经与科举无缘,他只是在安徽招商局谋得总办一职,后来又寓居上海。虽然没有功名,但彭名保也是一个新潮人物,光绪十五年(1889),他任安庆电报局会办时,因设计制造出一部“传声器”轰动清廷。后“传声器”被认定为“中国第一部电话机”而载入史册。王汉伦出世时,彭名保为安庆日新蚕桑公司经理。这家公司,是晚清安徽变法维新开办的新兴实业。尽管晚年得女,尽管彭剑青头上还有6个兄弟姐妹,彭名保仍兴奋不已,加上她聪明美丽,被父亲视若掌上明珠,后来举家到上海后就送她进上海教会女校圣玛利亚书院读书。

只可惜父亲,并没有给彭剑青很多年的庇护。16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兄嫂不让她继续在洋学堂读书,做主嫁给东北本溪煤矿一个姓张的督办做妻子。这个煤矿是中日合营的。后来,丈夫又到上海一家日商洋行当买办,彭剑青也同来上海。不久,她又发现丈夫协同日本人购买中国的土地,于是婉言相劝,说这是卖国行为。

丈夫发火,动手殴打了彭剑青。彭剑青毅然离开了他。

兄嫂对剑青离婚一事非常不满,剑青只好住到干妈家里;后来在虹口一所小学里担任教员,报酬很少,入不敷出。为了谋得一个收入较丰的职业,剑青去学英文打字。三个月后,被录用为四明洋行的打字员。

当时四明洋行有一位同事,名叫任矜苹,是明星影片公司的股东,并且和“明星”的导演张石川认识。当时“明星”正筹拍影片《孤儿救祖记》,需要物色一名女主演,任矜苹知道彭剑青对电影有兴趣,就陪彭剑青去明星影片公司找张石川。

张石川让彭剑青在摄影机前做一些喜怒哀乐的表情,发现她很上镜头,于是当场拍板,和她签订了演员合同。合同上写明,片酬500元,每月拿20元津贴。

于是,彭剑青辞掉了四明洋行打字员的职务。兄嫂知道后大为恼火,要将剑青送回苏州老家祠堂去接受家规的惩罚。彭剑青为此彻底和家庭脱离关系,决心做一个自食其力的新女性。那时候正值端午节,彭剑青想到老虎是无所畏惧的,它的额头上有个“王”字,于是就改姓王,取名汉伦(这是一个时髦的外国名字的音译)。

 

【贰】

 

对于王汉伦来说,自己的人生,不需要别人指手画脚。

《孤儿救祖记》于1924年公映后,好评如潮。前辈电影史家谷剑尘曾说过:“话剧界要是没有《少奶奶的扇子》,(话剧)决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电影界要是没有明星影片公司的《孤儿救祖记》,(电影)后来也不会盛极一时,造成了空前的国产电影运动。”

明星影片公司因拍摄《孤》片获得可观的收入,新建了摄影棚(原来是露天拍摄),添置了照明灯(原来是利用日光拍摄),搬迁了办公楼。“明星”老板们赢得了万贯家财,而王汉伦的津贴仍旧是每月20块大洋。

《孤儿救祖记》一炮走红之后,王汉伦又在明星公司相继拍摄了《玉梨魂》、《苦儿弱女》和《一个小工人》三部影片。不久,另一家长城画片公司许以高报酬,从“明星”挖走了王汉伦。

然而,她到了“长城”拍了三部影片之后,并没有得到什么“高报酬”,虽经法院交涉,却也没有着落。那个时候,由于她在银幕上扮演的大多为悲剧角色,已经有“银幕第一悲旦”之称。

王汉伦主演的片子虽然叫座,但获利的是电影公司老板,自己却拿不到应得的报酬。于是,她决定自组公司拍片,公司的名字就叫汉伦影片公司。开山之作是《盲目的爱情》(又名《女伶复仇记》),该片由包天笑编剧,卜万苍导演。

《盲目的爱情》拍成后,王汉伦带着这部影片赴各地巡回放映,最远的去过长春和哈尔滨。当影片放映幕间休息时,王汉伦即登台和观众见面,盛况空前。这类真人秀、和明星零距离接触的形式颇符合市场的需要,很快她的第一部影片的拷贝就被海内外片商抢购。

毫无疑问,王汉伦才是如今各大真人秀的鼻祖人物。

当所有人都觉得,王汉伦会在影坛大展拳脚的时候,1930年,她又做了一个让大家大跌眼镜的决定:息影。

用她的话来说,是“知难而退”。

随后,在1931年她写的《影场回忆录》中,对自己的从影生涯进行了总结:“那时虽不曾拍过轰轰烈烈的爱国主义影片,然而我曾经主演过的片子,大都蕴蓄着一番深意在内。我在这个时期里,所主演的影片还有一些补救社会、激发人心的可能,总算与我的初志无背。”

【叁】

 

对于王汉伦来说,超前的意识,是她始终能够把握自己人生优势,尤其是在那个女人在职场始终处于弱者的年代。

息影后的王汉伦,再一次用行动,走在时代的前列。

她先是师从法国美容博士理查德先生研究美容术,然后开办了一家汉伦美容院,成为中国最早研究美容术的女性之一。汉伦美容院的院址在霞飞路(今淮海中路)和合坊口。汉伦美容院主要经营烫发、化妆、修指甲、去雀斑和去皱等。

当时,西方事物大量进入中国,当时女性化妆大多模仿西方人,而身为时尚影星的王汉伦觉得化妆应该突出东方女性特有的内敛端庄的气质,于是她研究出了适合中国女性的化妆方法,使得她的美容院别具风格,深受欢迎。并且她以女性特有的亲和力拉近与顾客的距离,生意非常兴盛,一时间,吸引了大量的名媛淑女、电影明星、交际花等去她的店里化妆。

只可惜的是,汉伦美容院生不逢时。

汉伦美容院开张后,经常遭到地痞流氓的敲诈勒索,但王汉伦还是坚持办下去。直到上海沦陷,敌伪主持的广播电台要王汉伦去作宣传,王汉伦借口有病拒绝了,得罪了日本人,结果,汉伦美容院只得“关门大吉”。

在上海沦陷期间,王汉伦穷困潦倒,靠变卖家具和衣物维持生活。抗战胜利后,王汉伦想:“这下子可出头了!”于是又想重返影坛。她去了一家影片公司接洽拍戏之事,老板却说:“你自己照照镜子吧!”意思是嫌她人老珠黄,其时她只有40岁出头。

想起这段岁月,解放后王汉伦曾激动地表示:“我的青春时代是给旧社会的电影公司老板剥夺了的,我替他们挣了洋房、汽车,一旦年龄稍大,就被他们看得草芥不如……”

不得不让人唏嘘的人生。

 

【肆】

 

作为“银幕第一悲旦”王汉伦在银幕上扮演的多半是“寡妇”和“弃妇”一类的角色,在银幕下的婚姻生活也是不幸的。

除了王汉伦16岁那年的短暂婚姻。王汉伦还结过一次婚。

1933年秋,王汉伦赴杭州和一“风雅文士”王季欢结婚于天然饭店,并邀请著名律师章士钊证婚,但这段婚姻,维持了不到一年。1934年的《电声周刊》上曾刊登过王汉伦的自述:“一进王家,始知季欢为一酒疯子,喜怒无常,动止莫测,侬若出外,则令人骑自行车监视,如此生活直类地狱。”

经历了两次婚姻的失败之后,王汉伦再也没有结婚,四十多年孑然一身,直到去世。

如果说,王汉伦的前半生,精彩胜过她演的任何一部电视剧,那么,她的后半生,却是从绚烂渐趋平淡。

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后,王汉伦拿到了演员工作证,但也只能在一些电影中担任配角,好景不长,“文革”浩劫从天而降。这时王汉伦虽然已经退休,仍难免抄家之厄运。保存多年的一些电影资料,也被洗劫一空。

1978年8月17日,75岁的王汉伦在上海广慈医院(今瑞金医院)病逝。

她晚年寓所周围的不少邻居还依稀记得,确有这样一位老太曾经是他们的芳邻:乌黑的头发,高高的额头,明亮的眼睛,她的气质是那样的与众不同……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