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夏,意外烫伤后,处理很重要
/名医档案/
李洁: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神经学组委员、苏州市医学会睡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专家门诊:三香院区(周四全天);
浒关院区(周二全天)
近日苏城烈日炎炎,气温高居不下,是容易发生火灾,烧、烫伤的高发季节,苏州市立医院北区最近收治了多例烧烫伤患者。那么,烧烫伤后如何处理呢?医生提醒,千万别用牙膏、酱油、药水等覆盖创面,否则会导致病情进一步严重。
文/本报记者 星华
夏日烫伤后果更严重
孙先生驾车和友人外出,上车后在密闭车厢内用防晒喷雾喷洒面部和双臂,此时友人在边上点烟,瞬间车内发生爆燃起火,孙先生和友人均被烧伤;3岁的圆圆在亲戚家玩耍时,不小心碰翻了一锅热粥,摔倒在地,热粥泼了一身,导致侧躯干、后躯干、臀部和下肢大面积烫伤,需要手术治疗……
这些都是近期在苏州市立医院北区收治的烫伤患者。专家介绍,生活中最常发生的意外烧烫伤主要有火焰、沸水、滚粥、热油、热蒸气等。还有一些日化品使用不当,也会引发失火导致烧伤,如花露水、灭虫剂、防晒喷雾等。
一些煤气液化气泄漏,电路老化,手机充电器使用不当,工厂车间安全防护不到位、小儿家庭照护不当等,也会引发烧烫伤。由于夏季衣着少,衣物轻薄,一旦发生烧烫伤会直接作用于皮肤表面,往往产生严重的后果。
冲、脱、泡、盖,缓解烫伤
专家介绍,发生烧烫伤后,早期的正确处理尤其重要,在等待救援或者送医途中,可遵循“冲、脱、泡、盖”的原则。冷水可散热,降低热源对深部组织的伤害,没有流动的冷水也可用湿毛巾替代。充分的冲洗和浸泡后,小心除去衣物,可以用剪刀剪开衣服,切记不可强行剥除衣物,以免弄破水泡,不利于后续的创面处理。对于疼痛明显者可持续浸泡在冷水中起到缓解作用,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烧伤程度,但对于小孩和老人,要注意浸泡时间和水温,以免造成体温下降过度。有条件的前提下,可用干净或无菌的纱布、棉质的布类覆盖伤口,并加以固定。
专家提醒,排除烧烫伤的危险因素才是最关键的,防患于未然。家中有小朋友的尽量不要存放热液,电器、打火机等有安全隐患的物品不要放在小朋友触手可及的地方。还有在密闭空间内喷洒喷雾后,不可点燃明火,以免发生爆燃。
土偏方会造成二次伤害
发生烧烫伤后,千万不能偏信民间土方偏方,随意涂抹物品可能会造成伤口细菌感染,并极有可能加重烧伤深度,导致留疤,病情加重。
误区一:抹牙膏、酱油、醋等
涂上这些非但没什么治疗作用,可能还会引起感染,其凝结粘连伤口会增加医生处理创面的难度,也可能因为颜色渗入组织而影响医生判断创面的深浅程度,耽误治疗,甚至还可能会引起感染。
误区二:涂紫药水和红药水
深颜色的药物遮盖创面,会干扰接诊医生明确了解烫烧伤的深浅程度,影响治疗方案的制订。
误区三:直接脱掉衣服
强行扯掉衣服可能会撕裂烫伤后的水泡,也可能会把皮肤也一起扯下来,加大伤口的面积并造成伤口感染。同时,也要注意千万不要用毛巾、纸等擦拭,尤其是不洁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