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了,临顿路!
上周,地铁6号线正式运营啦!随之而来的大新闻就是:苏州人望眼欲穿的临顿路,总算快要通车了!据说,未来的临顿路要改造成“无界园林”,那到底是啥样呢?
文/王文锦 摄影/周海峰
行走的园林范儿
如果要用一个词形容临顿路,那大概是“群英荟萃”。一千余米的街道,沿途串起的可是苏州博物馆、拙政园、平江路还有观前街,个个都是苏州旅游的金字招牌。老苏州还亲切地把临顿路喊成“伦敦路”,嗯,这可不是苏州人崇洋媚外,说起来,临顿路的历史,可比伦敦的还要久些。
《吴地记》中记载,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征伐东夷,曾在这里临时停顿,歇了歇脚。后来,这里修了一座桥,叫做临顿桥,又建了座屋子,叫做临顿屋,而路,自然也就叫做临顿路了。唐代的著名诗人陆龟蒙曾住在这里,不过,当时的临顿路远没有这么繁华,陆龟蒙说起来自己还在“隐居”。
经过一段漫长的时光,“临顿”两个字跑到苏州人的嘴边,都成了“伦敦”。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它只是一种古老的吴语发音,只不过它顽固得很,直到今天大家还是这么叫,大抵是因为,苏州人都是念旧的。
感觉临顿路修了好久了,只记得两边高高的绿幕和狭窄的车道,每次路过这里,都要提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而如今走出光洁崭新的苏博站,站在临顿路与西北街的十字路口,眼前顿时开阔了起来!
一眼望去,天幕垂得很低,黑色轮廓线沿着江南粉糯的白墙一路起伏,勾起微翘的檐角,描摹玲珑的花窗,从苏博一直延伸到斑马线对面。明明只是简单而凝炼的几笔,却好像点就了一幅姑苏水墨长卷,没有浓墨重彩,只有那股清淡雅致的劲儿,苏州人称之为“细气”。
扩宽后的临顿路,两边都有了充足的人行道,沿途有河、有桥、有草木葱茏,还有假山巍巍,简直是一个行走版的微型园林。若是有闲情逸致,不妨行至桥上,看天光云影透过树叶的缝隙,逐着水波漂流而下,耳边,正是盛夏的蝉鸣……
拐去小巷“寻花”
因为6号线的开通,临顿路开出不少新的店面,几乎是什么流行就开什么,蟹黄面、私房菜,还有数不清的汉服妆造店。我却总觉得临顿路的另一半更亲切些,这里的早餐摊头,苏州人大多都叫得出名字的:哑巴生煎、蛮好阁包子铺、长珍粽子,还有西花桥巷口,潘玉麟爷爷的糖粥铺。
以临顿路为界,一条巷子被分为西花桥巷和东花桥巷。所谓“花桥”,也有来头,据说在唐代的临顿路,这里有一座考究的花桥水阁,红火到什么程度呢?文人墨客争相去打卡,白居易还特意写诗安利,这一句,你一定听过:“扬州驿里梦苏州,梦到花桥水阁头”。到了清末,纺织业发达,这里又集中了一批花缎工,后来还开起了缝纫机厂,倒也让这“花桥”变得更名副其实了。
如今,这里把苏州缝纫机厂的老厂房,改造成了一座产业园,名为“花里巷”。恐怕整个临顿路的调色盘,都是在这里打翻的,芭比粉、天空蓝,无数激活多巴胺的明亮色块拼接在一起,仿佛一切都还正年轻着。
可惜的是,再往前走一段,就会发现临顿路还没有改造完,大概要再过段时间,才能和完整的临顿路见面啦。离开前,不妨拐去白塔西路,现在正是荷花市集火热的时候。鲜灵灵的粉荷和莲蓬,被碧绿的荷叶包裹起来,10块钱一大把,都是东西山的好婆们新鲜采摘下来的,买上一捧,甚至都还带着露水,似乎就能把夏天带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