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2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A08:广电老年大学
2025年02月07日

吹着吹着,烦恼就没啦!

星塘校区葫芦丝班教师濮卫琴

个人介绍:具有多年葫芦丝吹奏经验,屡次受邀参加全国、省、市级表演,技艺精湛。擅长因材施教,深受学员喜爱,致力于传承葫芦丝艺术。

新年新气象,咱们广电老年大学也要上新啦!新学期、新教室、新生活……广电老年大学也将解锁全新体验!隆重预告一下,下学期即将出现五位新教师的新面孔,他们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惊喜呢?我们推出“上新啦!老师”系列专访,跟着我们的镜头,一起去看一看吧!

文/吴明瑞 摄影/黄世平

回到云南的悠悠岁月

葫芦丝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民族乐器,属于簧管乐器类。它起源于中国云南的少数民族地区,尤其在傣族、彝族、阿昌族等民族中广泛流行。说起濮卫琴和葫芦丝的缘分,要追溯到十六年前。那时她恰巧去云南旅游,接触到了那里的民族乐器——葫芦丝。柔和悠扬又带着田园韵味的音色瞬间吸引了她,于是她买了人生的第一把葫芦丝,并萌生了想要深入学习的愿望。于是,她找到当地的专业老师,在云南深入学习了几个月,她称之为人生中一段很难得的时光。这段时间,她放下工作,待在曲靖的小镇子里,真正融入当地的生活,找到了新的人生支点。

回到苏州后,濮卫琴还保留着每天固定的练习时间,这一练就是十多年。“人总有烦恼的时候,但是我一吹葫芦丝,就感觉什么烦恼都没了。”而葫芦丝的好处远不止于此,她表示,练习葫芦丝还能提高肺活量,这也是身体保健之良方。

沉浸在热爱里的她看上去非常年轻,也更有活力了。每次拿起葫芦丝时,濮卫琴仿佛回到了在云南的悠悠岁月,天空很高,风很清澈,人也轻松。“听到那个声音,感觉好像自己在傣族吊脚楼里面那种感觉。”她感慨道。

重新将自己养一遍

很多人都说,艺术要从小抓起,而濮卫琴却证明了,不管什么时间开始学习都不晚。她从小就喜欢音乐,但是小时候没有足够的条件,后来忙于工作、家庭,也很少能有时间真正投入其中。但不管进入什么阶段,她始终没有放弃对音乐的热爱。

按当下时兴的说话,一个人如果被热爱所包裹,那就是“重新把自己养了一遍”。如今濮卫琴退休了,怀揣着这份热爱,她当真重新把自己养了一遍,那些没条件学、来不及学的乐器,重新一一走入了生活,滋养着她。除了葫芦丝,她还自学了洞箫、笛子、电吹管等,将退休生活过得丰富多彩。

这些年来,濮卫琴还一直致力于葫芦丝的推广,积极地参加各种表演活动,结识到一群志同道合的爱好者们。只要有空,她都会带上心爱的葫芦丝和三脚架,或一人成行,或三两结伴,找一处风景不错的地方,吹上一曲,再录上一段。她还自学了视频剪辑,将弹奏的曲目剪辑成短视频,在社交平台和朋友、家人分享。“葫芦丝是一种精神寄托,在和朋友的互动中,我也获得了足够的成就感。”濮卫琴表示。

在饱尝生活的各种滋味后,濮卫琴通过音乐获得了平静的力量。如今她的人生角色又多了一个,那就是成为广电老年大学的老师,去帮助更多心中有热爱的人们,一起去汲取音乐带给人感动和惊喜。相信内心富足、乐观开朗的她,一定会在广电老年大学收获全新的快乐。

下学期,濮老师将通过系统课程,将吹奏技巧放入曲子中间,使学员熟练掌握葫芦丝的基本吹奏技巧,并能独立演奏初级至中级难度的曲目,通过个人以及团队合作,提升学员葫芦丝演奏的艺术表现力。

TIPS:葫芦丝训练小贴士

为了帮助大家在寒假期间更好地练习,濮老师准备了一些葫芦丝训练小妙招,来听听她怎么说吧!

1.长音练习

坚持每天长音练习,打着节拍器,保持60的速度,从中音3到中音6,每个音吹4遍。慢呼慢吸。

2.活指练习

跟着节拍器练习,速度调到88,或根据自己手指的灵活度再决定速度,由慢而快,在葫芦丝教程书里专门有活指练习曲,希望能坚持练习。

3.气、指、唇、舌的配合练习

手指在葫芦丝演奏中负责按孔与开闭音孔,其灵活性与正确性,对旋律的流畅表达起着决定性作用。手指的动作要轻盈敏捷,按空时需要指肚将音孔完全覆盖,确保不漏气,以获得清晰准确的音高。

舌的技巧主要是用于控制葫芦丝的节奏与断连,吐音是舌技巧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包括单吐。单吐通过舌头轻触上颚,发出短促音,使音符之间清晰断开。

嘴唇在葫芦丝吹奏中负责控制气流的方向和强度。吹奏时,嘴唇微微收缩,上下牙齿闭合,通过舌头将气流送入吹口处,自然呼吸,保持气息的均匀。

下学期,濮老师将执教广电老年大学星塘校区葫芦丝班!感兴趣的话,赶快扫码报名吧!

了解更多班级信息,欢迎拨打咨询热线:18962169962/0512-69150965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