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色可餐,包鲜的!
伴随着一声惊雷,春天已翩然而至,会吃的人早已吃上了第一口时令春菜。不负春光,不负美食,才是打开这个春天的正确方式……
文/吴明瑞 摄影/葛雷
做平易近人的“家常菜”
在凤凰街,有一家叫滚绣拾贰道的家常餐厅。为何叫滚绣拾贰道?面对这个疑问,老板刘德旻笑着说,原来他童年时就居住在滚绣坊一带,居住的街区门牌号正好是12号。当他为了餐厅名字苦思冥想之时,这个名字一下子闪过脑海。那就叫滚绣拾贰道吧!苏州人没人不知道滚绣这个老地标的,他巧妙地将“号”改成了“道”,与菜产生了关联,也暗藏着自己对童年的追忆。
作为一个80后,刘德旻头脑活络、喜欢新事物,大学时代,他迷上了电竞,曾远赴韩国参加比赛。但就是这样一个曾经特别新潮的年轻人,却也是恋旧一族。近年来许多创意菜、融合菜逐渐涌上街头,成为年轻人追捧的对象。但对于刘德旻来说,苏式菜是不会被抹去的。他决心开一家餐厅,留住记忆中的味道。
做最平易近人的“家常菜”,这是刘德旻给餐厅的定位。虽然想法在他心中扎根依旧,但直到去年5月,才终于有了这么一个契机,沉浸下来去完成。从选址到设计都是亲力亲为,菜单也是他自己设计的,以家常和简单为主。刘德旻把自己想要的口味,和厨师师傅交代完,又反复试菜,和师傅一遍遍研究、打磨,才有了现在的样子。
去年11月,滚绣拾贰道终于开起来了。店内充溢着苏式的婉约气质,桌椅、碗筷都用了心思。二楼临窗的位置是大家最喜欢的打卡点。推窗即见景,似乎能触摸到那棵树的脉络,感受到的是满溢的生命力。窗口里的四季转变让刘德旻对时间的刻度又有了新的感受,对他而言,时间就该浪费在喜欢的事上。
用美食将春天叫醒
虽然叫滚绣拾贰道,但值得尝试的菜品可不止十二道。红烧狮子头、凉拌莴笋丝、虎皮青椒、风味茄子、椒盐排条、蜜汁素鸡等一一上桌,简单家常,也是童年最纯粹的味道。
眼下正逢早春,苏州人讲究“不时不食”,为了满足苏州人挑剔的味蕾,刘德旻计划对菜单做一次春季更新,探店的我们有幸尝到了第一口新鲜。
腌笃鲜,是江南地区的特色菜肴,也是苏州人从小吃到大的美味。腌笃鲜的腌指的是咸肉和扁尖,笃在吴语里是“炖煮”的意思,鲜则指的是鲜肉和春笋,其实指将咸货与鲜物一起炖汤,还原出食材的原汁原味。“鲜”是这锅汤的精髓,逐渐上市的春笋鲜嫩可口,与鹌鹑蛋、莴笋、咸肉等一道,在水煮的化学反应中,散发出春天的香气。
而另一道有名的香椿头炒鸡蛋,则是春菜界最有名的明星选手。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是香椿树的嫩芽。将香椿头在蛋液里搅拌均匀,一同倒入热锅中,炒至金黄,弄碎成块便可装盘。金黄的鸡蛋里混合点点绿意,与百搭选手鸡蛋相比,香椿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香味,春天气息扑面而来,有种野生的质感。
而主食咸肉菜饭更是许多人的心头好,看上去并不惊艳,打动人的恰是它的质朴。咸肉的香味完全融入到粒粒分明的米饭中,舀起一勺,嚼劲十足,还解馋开胃。
因为菜品丰富又有家常气息,加上价格平价,滚绣拾贰道吸引了不少的老苏州人,也成为许多外地游客了解苏州美食的一扇窗口。在人来人往中,刘德旻还时常能遇见曾经的老街坊来店吃饭。几十年转眼过去,但在这一口熟悉的味道和寒暄中,一切又好像没变过。